據12月13日新華社報道,12月3日,廣東陸豐市某中學一女生在當地投河身亡。前一天,因懷疑女生偷竊服裝,一店主將監控視頻截圖發至微博求人肉搜索。很快,女生的個人信息,包括姓名、學校、家庭住址和個人照片均遭曝光,網上亦不乏批評辱罵之聲。當地警方以“侮辱案”立案偵查,並將服裝店主刑事拘留。女生家人認為,是“誣陷”和“人肉搜索”導致孩子走上絕路。
  針對此事的討論呈現兩種觀點:一種認為,若真是小偷就一點不冤,偷東西應該付出代價;另一種則認為,將人逼上絕路的店主應受懲罰。
  女生究竟有沒有偷衣服,目前尚無定論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就算偷了,也“罪不至死”。或許一些人看來,女生的死是她自己心理素質差。這可能是一部分因素,但眾口鑠金之下,多少人扛得住?人言可畏,有時可以顛倒是非,有時可以置人於死地。
  對此番事件中的人肉搜索,公眾並不陌生。幾年前,人們曾經人肉過“虐貓女”,人肉過“女白領死亡博客”事件中女白領的丈夫。今天,不少人對人肉搜索有了較為謹慎的態度,知道它並非可以隨便動用的“武器”,知道網絡上的東西不可盡信,不該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隨意評論、轉發,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人沉醉在網絡曝光、指責甚至謾罵的“狂歡”中。
  當下,網絡曝光確實是一股強大的監督力量,近年來也確有不少貪腐案件、違法違紀的官員,以及一些有貓膩的事情是通過網友的爆料、點擊和轉發揭露出來,進而敦促解決的。但換個角度看,網曝屢試不爽或許也造成了人們對這種解決問題方式的過度依賴,進而把它當成了一把萬能鑰匙,覺得它能打開所有“陰暗”、“銹住”的大門,能藉此伸張正義、贏得公平。隨著微博、微信等平臺的發展,不少帶有個人情緒的內容被廣泛傳播,比如有人車位被占了會拍下“占位者”的照片發到網上,有人看到行人紛紛闖紅燈、亂穿馬路也會拍下曬到網上……
 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好打抱不平的“堂吉訶德”,看到一些不文明、違法違規的人和事,便想“吼一吼”,當面指責或許有其他風險,不如背後“曬一曬”來的穩妥和安全。問題的關鍵在於,這中間確實有一個“度”的問題,因為當事人所看見的未必是實情,也可能是另有隱情,而一旦曝光出來,網友的參與熱情以及可能造成的後果都是當事人不能掌控的,就像此番事件中,相信服裝店主曝光女生的視頻截圖也不是想置其於死地,但人肉搜索的後果和網絡暴力的力量顯然超出了店主的想象。
  網絡監督是有底線的,不能為所欲為,應該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進行,而不能侵犯他人隱私,不能動輒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甚至謠言惑眾,進而鼓動、形成一股網絡暴力,傷人名譽、尊嚴和性命,甚至帶來更大範圍的不穩定因素和更嚴重的後果。尤其是那些訴諸法律或者其他正規、正常途徑本可解決的事情,其實不必非要先網曝而後快!
  網絡監督的力量被更多人依賴,進而出現濫用,背後或許仍是某些職能部門、解決問題的正途的缺位和不暢——規則的力量、法治的力量本該遠在網曝的力量之上。
 
(編輯:SN009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81wepa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