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劉效仁
  今年高考前夕,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因涉嫌受賄罪被逮捕。經查,蔡榮生在學校特殊類型招生過程中為考生提供幫助,收受賄賂1000餘萬元,高招腐敗的細節隨之被曝光,如自主招生淪為“點招”通道;“藝考基本是學校想要誰就是誰”;補錄“每下浮1分錄取,收取1萬元”。高招腐敗已成了一些權貴階層分享的盛宴。(6月9日《新京報》)
  高考雖說“一考定終身”、“唯分數論”廣為公眾詬病,但“分數面前人人平等”,仍然成了公眾所認可的公正制度。自主招生制度的開啟,無疑是對“以分數論英雄”而可能錯失可造之才的矯正,但該制度自從實施那天起就飽受質疑。人們普遍擔心的正是,在時下教育行政化、缺乏強力監督制約保障下,自主招生更可能被權力濫用,成為尋租的新舞臺。蔡榮生案僅僅是揭開了“特招”腐敗的冰山一角。
  可以安享“特招”腐敗盛宴的,幾與平頭百姓無關。
  從媒體披露的事實看,一是“內招”,高校教職工近水樓臺先得月。儘管教育部已明令禁止,但一些高校仍然會留出少量機動招生名額,對教職工子女實行特殊錄取。一本科院校教師稱,只要是學校正式職工,其第一代直系親屬高考時報考本校都可享受招生優惠政策,這與大慶油田招收和安置子弟就業一樣,同屬於權力的自肥。
  二是“點招”,校董則是最大的受益者。在一些高校,每人每年給高校捐資便可成為“校董”,獲得相應的“點招”指標。每年捐資100萬的某知名高校“校董”的企業主稱,作為“回報”,每年招生時就會給一個“點招”指標,“可以給自己的孩子、親屬用,也可以送給生意合作伙伴或有所求的官員”。一些高校亦有部分“點招”指標,以應對上級領導以及對學校有重大貢獻的各界人士。
  三是“藝招”。一家長稱:“藝考基本是學校想要誰就是誰,不過費用不低,光打通關係就得十幾萬。”雖說“點招”、“藝招”多是權錢交易,卻只能是權貴獨享的“腐敗蛋糕”,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每年捐資百萬的財富,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十幾萬打點關係的資本。
  利用金錢和權力換取上大學、進名校的“特招”行為,顛覆的正是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,改變的是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社會法則。更可悲的是,權貴的非法欲望與高校的權力自肥一拍即合,以至於結成了利益聯盟,以至於前幾年一學校每年“點招”收費都在1000萬元以上,已成教師福利和學校發展經費的重要來源。這也是高招腐敗“痛並快樂著”的根本動力。除了蔡榮生,可以說,即便普通的高校職工亦成了招生的食利者、分享者。
  公開透明,顯系革除高招權力尋租腐敗積弊的一劑良方。然而要固本清源,筆者以為尚待於高校去行政化的深化改革,用更完善的改革方案、嚴密的制度設計、自主的學術自治、有效的監督制約,遏制權力尋租的空間,管住權力亂伸的那隻臟手。同時,當斬斷高招腐敗的利益鏈條,鏟除利益分享的群眾基礎。  (原標題:高校“點招”腐敗成了誰的盛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81wepa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